欢迎光临天津润泽仪器有限公司 网站!
咨询热线
15611538392
ARTICLE/ 解决方案
首页  >  解决方案  >  破局黑臭水体监测:AIRSENSE电子鼻的全新应用与生态价值

破局黑臭水体监测:AIRSENSE电子鼻的全新应用与生态价值

发布时间:2025-10-13浏览:12次

黑臭水体是受污染的城市河流,常呈黑色且散发恶臭,对居民生活、生态系统功能及地方经济均有负面影响,自 1962 年起逐渐成为普遍环境问题,尤其在欠发达地区频发。传统黑臭水体监测分原位与异位两类:原位监测需直接向水体添加化学或生物试剂,耗时且易引入新污染物;异位监测需在异地用试剂处理水样,无法现场即时获取水质参数。同时,检测 pH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总氮(TN)、总磷(TP)等关键指标的传统化学方法(如重铬酸钾法测 COD、碱性过硫酸钾消解 -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 TN 等),需化学试剂与专业设备,耗时费力且成本高,因此亟需替代监测技术。
研究目的
采用传统方法测定黑臭水体的 pH、COD、TN、TP 等水质参数,作为对比基准。
分析AIRSENSE电子鼻传感器在黑臭水体顶空气体检测中的响应特性。
验证AIRSENSE电子鼻对黑臭水体样本的识别能力及对水质参数的预测效果。

01
试验设计

01
主要仪器与试剂
实验仪器:德国AIRSENSE电子鼻。

图片5.png

采样地点:选取某河流,总面积 2.8km²,总长 8.3km)作为研究对象。
采样方式:沿河流每隔 1km 设 6 个采样点(1-6 组),用 1.5L 塑料瓶采集水样,确保满足电子鼻检测与常规分析需求;水样带回实验室后,将温度控制在 20±0.5℃。
02
检测流程
取 10mL 水样置于 500mL 烧杯,用保鲜膜密封后静置 30min 以产生顶空气体;检测前在保鲜膜上开孔供气体稳定流入,检测后 60s 内用洁净空气清洗气路与传感器室;顶空气体流速设为 200mL/min,每秒采集 1 次信号,检测时长 75s 以确保信号稳定;每个采样点制备 27 个样本,电子鼻信号以 G/G₀表示(G 为传感器在样本顶空气体中的电阻,G₀为在洁净空气中的电阻)。

02
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

线性判别分析(LDA):通过 Fisher 线性判别、方差分析(ANOVA)与回归分析构建线性方程,对 6 组水样进行分类识别,先将数据零均值归一化,用 Wilks' lambda 法筛选变量(纳入 F=0.05、剔除 F=0.10),并采用留一交叉验证避免数据过度优化。
偏最小二乘回归(PLSR):针对传感器信号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,构建电子鼻信号(X 矩阵)与水质参数(Y 矩阵)的回归模型,将 162 个样本分为 120 个训练样本与 42 个测试样本,用决定系数(R²)和均方根误差(RMSE)评估模型准确性。
方差分析 - 偏最小二乘回归(ANOVA-PLSR):分解数据总方差以提取不同效应,分析电子鼻信号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,通过交叉验证与稳定性图的 Jack-knifing 法分析回归系数,判断变量关系显著性(p<0.05)。
工具软件:用 SPSS 16.0 进行 LDA 分析,MATLAB 2012a 处理 PLSR,Unscrambler 10.3 完成 ANOVA-PLSR,同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获取均值、标准差、相关性等数据概况。

03
结果与讨论

传统方法测得的水质参数特征
参数范围:6 个采样点的 pH 为 7.2-7.5,无显著差异;COD 为 50-115mg/L,各点位差异显著,反映污染程度不同(该河流无工业废水,污染主要源于居民活动);TN 为 20-30mg/L,点位间有差异;TP 为 1.34-2.13mg/L,无显著点位差异。
相关性:Pearson 相关矩阵分析显示,pH、COD、TN、TP 间相关性极低,水样数据沿月亮河采样段无明显分布规律,表明该区域污染水平无特定规律,需多点动态监测黑臭水体水质。

实验图1.png

AIRSENSE电子鼻传感器响应特性
信号稳定时间:10 个传感器在检测 20s 后均达到动态平衡,说明电子鼻可在 30s 内完成黑臭水体样本检测,为确保信号稳定,最终选取第 70s 的信号用于分析。
传感器灵敏度:传感器 S2、S9 对黑臭水体顶空气体最敏感,S1、S3、S5、S6、S7 有一定灵敏度,S4、S10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几乎无响应。
信号多重共线性:Pearson 相关矩阵分析发现,传感器信号存在较高多重共线性(S4、S10 与其他传感器相关性低),这会干扰回归分析,因此采用 PLSR 减少多重共线性影响。

实验图2.png

电子鼻对水样的识别与参数预测效果
定性识别(LDA):将第 70s 的 10 个传感器信号输入 LDA 模型,经 Wilks' lambda 法筛选后保留 10 个变量,生成 5 个判别函数。前两个判别函数解释了 62.9% 和 27.2% 的总方差,第三个解释 6.4%,6 组水样在判别空间中分布清晰、无重叠,原始分组样本与交叉验证样本的正确分类率均达 100%,证明电子鼻可精准识别不同点位的黑臭水体样本。
参数预测(PLSR):PLSR 模型对 pH、COD、TN、TP 的预测效果优异,训练集与测试集的 R² 均大于 0.90,具体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,且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紧密,表明电子鼻可通过顶空气体检测有效预测黑臭水体关键水质参数。

信号与参数相关性(ANOVA-PLSR):ANOVA-PLSR 模型在两个主成分下,解释了 X 矩阵(电子鼻信号)98% 的方差与 Y 矩阵(水质参数)94% 的方差。传感器 S2、S9 与 COD 呈显著正相关,其他传感器与水质参数也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,因电子鼻传感器对顶空气体中物质具有交叉敏感性,可捕捉与水质参数相关的信号特征。

04
结论与展望

河流黑臭水体的 pH、COD、TN、TP 经传统检测无显著相关性,采样段数据无规律,需动态监测。
电子鼻传感器信号存在多重共线性,但 ANOVA-PLSR 证实其可通过交叉敏感性捕捉水质参数相关信息。
电子鼻结合 LDA 可 100% 准确识别不同点位黑臭水样,结合 PLSR 能高效预测 pH、COD、TN、TP(R²>0.90),是一种快速、低成本、易操作的黑臭水体监测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