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袤的棉田之中,棉铃虫的肆虐常常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损失。这种隐蔽性强的害虫以幼虫钻蛀蕾铃为害,导致棉铃腐烂或形成僵瓣,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质量。传统的声学检测法、图像识别法等在复杂的棉田环境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,而电子鼻技术的出现,为棉花早期棉铃虫虫害检测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01Airsense 电子鼻技术原理
Airsense 电子鼻是一款融合先进科技的精密仪器,其核心在于模拟生物嗅觉系统的运行机制。仪器内部配备了由多种金属氧化物(MOS)传感器组成的高灵敏度阵列。植物在遭受虫害侵袭时,会释放出特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,这些化合物的成分和含量会随着虫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。电子鼻正是利用这一特性,通过其内部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来捕捉这些 “气味信号"。
02研究目的
为实现棉花早期棉铃虫虫害的有效检测,解决传统方法(声学检测、图像识别等)在复杂棉田环境中的局限性,通过分析棉花受虫害后挥发物的变化,探索电子鼻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可行性。
03材料与方法
1试验材料
棉花:冀棉 14 号,种植约 12 周,处于棉铃期,盆规格 24cm(直径)×19cm(高),生长于室外自然条件。
棉铃虫:2 龄幼虫,试验前在(26±1)℃、相对湿度 40%~50% 环境中饲养,饥饿 24h 后用于试验。
2仪器设备
电子鼻:PEN3 型(德国 Airsense 公司),含 10 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,对不同挥发物灵敏度不同(见表 1)。
3试验设计
分组:对照组(健康棉花)、1 条棉铃虫组、2 条棉铃虫组、3 条棉铃虫组,每组电子鼻检测设 20 个重复样品。
处理:棉铃虫侵染 6h 后检测(模拟早期虫害),电子鼻检测参数为清洗 60s(600mL/min)、检测 90s(400mL/min)。
4数据分析
特征提取:从电子鼻响应曲线提取稳定值(85s 响应值)、面积值、平均微分值、小波能量值、多项式拟合曲线参数值5 种特征。
分类方法:采用 MLPNN、RBFNN、ELM 3 种神经网络。
预测方法: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(SVR),以特征值为自变量,棉铃虫数量为因变量,用R2和 RMSE 评价模型。
04结果与分析
1电子鼻传感器响应
健康棉花与受虫害棉花的传感器响应曲线差异显著:受虫害棉花的 S2(对氮氧化物灵敏)响应值更高,S1、S3、S5(对芳香族化合物灵敏)响应变化更大,且响应值随棉铃虫数量增加而增大,与 GC-MS 检测的挥发物总量变化一致。
2主成分分析(PCA)
5 种特征值中,平均微分值的第一、二主成分之和达 97.18%,能有效区分健康与不同虫害组。
3分类分析
单特征分类:3 种神经网络中,MLPNN 效果佳,稳定值、平均微分值、面积值的分类正确率较高(训练集均 > 90%,测试集均 > 85%),RBFNN 效果最差(测试集正确率 < 70%)。
多特征分类:将稳定值、平均微分值、面积值两两或三者组合后,分类效果提升,其中 “稳定值 + 平均微分值" 结合 ELM 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正确率均达 100%。
05结论
本研究充分证明了Airsense电子鼻技术在棉花早期棉铃虫虫害检测中的可行性。通过特征值优化和多特征组合,能够显著提高电子鼻对受虫害棉花的识别准确率和预测效果。
Airsense电子鼻技术凭借其快速、无损、高效的特点,为棉花虫害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Airsense电子鼻有望在棉田现场实时监测中发挥更大作用,为精准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,让棉花生长得到更有效的守护
上一篇: 没有了
下一篇: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分类及处理方式